-
清道光年款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官窑瓷器年款多为“大清道光年制’”篆书六字款,楷书六字款较少见。篆款字体为铁线篆,笔划流畅圆润,多作六字三行排列,落于器物外底,款外无边栏。按书写方式不同,可将六字篆款分为青花款、矾红彩款、紫彩款、描金款、阳文锩刻款、阴文锩刻款和暗刻款等。另见有以青花料横书的六字—排篆款...
-
清康熙官窑瓷器底足款识欣赏
[日期:2016-10-21] 来源:人民瓷坛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清康熙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底足 清康熙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底足 清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底足 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瓶底足 清康熙 豇豆红釉洗底足 清康熙 郎窑红釉观音尊底足...
-
清嘉庆年款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清嘉庆([796—1820年)官窑瓷器年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篆书款中“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最为多见,可分为青花料书写款、矾红彩书写款、金彩书写款和暗刻款等。字体笔划工整,结构严谨,款外无边拦,多落款于器物外底。另有六字篆书横排款,落于器物外口沿或中腰。嘉庆楷书六字官窑年款,均为三行排列落于器物外底心...
-
清代吉言赞颂款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吉言赞颂款在清代以康熙朝最为多见,其他朝也少量存在。顺治朝有:玉堂佳器、皇帝万岁万万岁、雅等。康熙朝有:万寿无疆、福寿无疆、万寿长春、周元佐助、世代联芳、世德留芳、有美于斯、美玉于斯、琴鹤相随、在川之乐、王者之香、洪福齐天、长生永庆、润比琅、禄在其中、锦堂福记、温润今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杏林春宴...
-
淮南窑址
[日期:2010-04-02]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因在安徽省淮南市而称名。是一处隋代的青瓷窑场。烧制的器物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细腻、击之音脆。胎壁较厚、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 厚薄不均,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有的釉色青中带绿,有的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
-
淄博的古陶文明新石器时代到夏
[日期:2012-06-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陶的起源大约发生在一万多年前,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 “舜陶于河滨”、 “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神话传说,在淄博博山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使物体的本身发生质变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蛮荒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
-
消失的文化遗产东阳上宅碗厂遗址
[日期:2015-07-04]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 上宅碗厂遗址,曾承载东阳近代瓷业的荣光。 最盛时期,上宅碗厂出产的瓷碗曾出口海外;如今仅留窑址,述说着瓷碗大生产时期盛景—— 当两只灰胎青花的粗瓷碗现身桌上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眼睛一亮——虽然瓷碗的质地并不好...
-
浮梁县立饰瓷初级职业学校
[日期:2010-11-09]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历史上,景德镇是浮梁县下属的一个镇,浮梁县治离镇20里,实际上常常管不了镇上的事,只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关系。清末,饶州府在景德镇设同知署,同知领衔六品,浮梁知县才七品。 景德镇五方人口杂居,浮梁籍人极少。初年,浮梁县治移来镇时,浮梁籍人进入了一些,但还是人少势单,在部、徽、杂三帮中属杂帮,而又是杂帮中的弱小者...
-
浦江窑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境内,瓷器烧制于宋、元时期。专烧青瓷。 宋代青瓷釉色青绿,有各式盘、碗、钵,大多装饰细线划花纹,釉色精美。此种器物胎较白,因而釉色浅绿,比越窑釉色鲜艳。多采用裹足支烧。另一类胎为灰色,釉的呈色比白胎器浓重,制作稍粗。还有印双荷叶、荷花纹梅花式小杯,与东阳窑产品相近。青釉壶壶身为六等分瓜棱形...
-
浅谈清代珐琅彩瓷中的诗词与印章
[日期:2010-12-29] 来源:2008年第3期《文物天地》 作者:萱草园主人 [字体:大 中 小] 《正文》 雍正朝中期,由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烧制的瓷胎画珐琅在制作工艺上出现明显突破,即釉上珐琅彩与底部釉面成功结合,使往后的珐琅彩瓷迅速挣脱单调色地装饰,革新为白地彩绘、诗词、书法、印章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该变化不仅促进、完善了清代彩瓷制作,也成就了珐琅彩瓷旷古未有的艺术生涯。 一...